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电报学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电报学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在洋务运动时有哪些新式学堂?
在洋务运动兴起的同时,洋务派就设立了近似近代学校的同文馆和上海广方言馆、粤同文馆。
随后又有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的上海机器学堂(1861),福建马尾造船厂附设的福建船政学堂(1866),天津的电报学堂(1879),上海的电报学堂(1866)等。同文馆于1866年又增设天算馆,培养天文、算学、化学、测绘等专门人才。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还办了两个书院,即以后的“两湖总师范”,开设学科除中国经史外,还设有理化、财政、军事学等课程;聘外国教习。其它,如武昌普通中学堂、方言学堂、农业学堂、女子师范学堂等林立于武昌。此外,洋务派又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1880年建立的北洋水师学堂、1885年建立的天津武备学堂、1886年建立的广州陆师学堂、1890年建立的南京水师学堂、1893年建立的湖北自强学堂就是其中的代表。据统计,从1862年设京师同文馆到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创办中西学堂,洋务派共创办近代学堂22所。洋务运动创办的学堂?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新式学堂的主要类别有三类,分别是外国语性质的学堂、军事学堂、技术学堂。
1、外国语性质的学堂,如1862年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66年后增设算学馆,成为综合性学堂)上海广方言馆等。
2、军事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北洋水师学堂等。
3、技术学堂,如上海机械学堂,天津电报学堂等。
这些学校的办学特点:与传统官学相比,这些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新式人才,如翻译人才、军事人才、技术人才等;教学内容有西学,如西文、西艺等;采用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年课程和班级授课制等。
洋务运动创办的新式学堂主要有福州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上海机械制造体育学堂,天津武备学堂,天津翻译学堂,京师同文馆,京师大学堂。金陵机械制造学校。19世纪60年代到19世纪80年代,洋务派在北方的天津京师一代创办了大量学堂。
洋务运动兴办的学堂起点是在1862年的时候,恭亲王首先创办了京师同文馆,之后又增设了算学馆,上海方言馆等,成为了一所综合性质的学堂。军事方面的有福州船政学堂和北洋水师学堂等,其培养的人才也大多输送于李鸿章创建的三支水师。技术学堂则有上海机械学堂和天津电报学堂等
福建电报学堂是谁设立的?
福建电报学堂由晚清维新派领袖林旭设立于1897年,当时正值中国电报事业发展迅速之际。林旭在福州创办了这所学堂,旨在培养电报运营人员,以满足社会对电信业人才的需求。福建电报学堂的成立对于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为培养电信行业的专业人才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所学堂的设立也标志着中国电信行业进入了现代化发展的新阶段。
答:电报是中国最早引进的外国现代通讯技术之一。中国培养电报人才始于1876年福建督抚丁日昌在闽所办的电学馆,但那是训练班性质的。正式的电报学堂始于李鸿章1880年在天津创办的北洋电报学堂。
北洋电报学堂的前身是1878年李鸿章在天津机器局内附设天津电报学堂。第二次 *** 战争后,帝国主义要求在中国通商口岸架设电报线路的呼声愈来愈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洋务派在政治、军事和商务方面对电报的需用也更为迫切。李鸿章在接受1874年抵御日本侵台中因电报信息不通以致误事的教训后,于1879年由天津机器局电报学堂师生参与在天津至大沽北塘海口炮台之间试架了一条长约60公里的电报线,“号令各营顷刻回应”;又在天津东机器局与直隶总督衙门之间架设了一条6.5公里的电报线。1880年9月16日,李鸿章奏请架一条由天津通往上海的电报线。同时,奏请在天津创办北洋电报学堂,两天后即得到清王朝的批准。
经过不到一个月的紧张筹备,在天津城东门外扒头街设校址,于同年10月6日开学,雇用了一批聘期为一年的丹麦大北电信公司的 *** 担任教习,教授“电学与发报技术”,训练管报生。所有毕业生都将拨往各地电报分局工作,不胜任工作的毕业生被送回学堂补习。1881年年底,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竣工,并计划再架一条上海到广州的电报线,并在苏州与天津至上海的电报线相连,这就急需管报生。为此李鸿章奏请光绪皇帝批准电报学堂续办一年,建议除在校的32名学生外,再招熟习英文的学生四五十名。他预期这些学生来年年底毕业正赶上新设的电报线竣工,可立即拨局派用。
该学堂原打算1883年后停办,因各地来函要求继续办下去。1886年9月,又在法租界紫竹林(今吉林路承德道一带)建校舍。1895年时,该校有学生50名,分作4个班。学生的年龄从16岁到32岁不等,入学时英语和数学基础好的学生可在四五年后毕业。
随着电报网的扩大,上海、福州、广州等地也开办了电报学堂,至1904年,我国各地电报学堂先后培养了大约3000名毕业生,其中天津北洋电报学堂从开办到1895年毕业生约为300名。他们是我国电讯事业的先驱者,为我国早期的电讯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洋务运动时期创立的最早的电报学堂是?
洋务运动时期最早的电报学堂是——船政学堂附设电报学堂。
清光绪二年(1876年)二月,船政学堂附设电报学堂。船政大臣丁日昌派唐廷枢与丹麦大北公司签订《通商局延请丹国电线公司教习学生条款》,聘请大北公司工程师来马尾任教习。
北洋电报学堂
在洋务运动兴起的同时,洋务派就设立了近似近代学校的同文馆和上海广方言馆、粤同文馆。
随后又有江南机器制造局附设的上海机器学堂(1861),福建马尾造船厂附设的福建船政学堂(1866),天津的电报学堂(1879),上海的电报学堂(1866)等。
同文馆于1866年又增设天算馆,培养天文、算学、化学、测绘等专门人才。
湖广总督张之洞在湖北还办了两个书院,即以后的“两湖总师范”,开设学科除中国经史外,还设有理化、财政、军事学等课程;聘外国教习。
其它,如武昌普通中学堂、方言学堂、农业学堂、女子师范学堂等林立于武昌。
此外,洋务派又在全国各地兴办了一批新式学堂。
1880年建立的北洋水师学堂、1885年建立的天津武备学堂、1886年建立的广州陆师学堂、1890年建立的南京水师学堂、1893年建立的湖北自强学堂就是其中的代表。
据统计,从1862年设京师同文馆到1895年盛宣怀在天津创办中西学堂,洋务派共创办近代学堂22所。
北洋电报学堂
中国最早电报学校、近代之一所工业技术学校
北洋电报学堂,又称天津北洋电报学堂,创办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于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停办。北洋电报学堂原址坐落于天津东门外扒头街,后选新址于天津法租界紫竹林(今吉林路承德道一带)一带,是当时中国近代之一所工业技术学校亦是中国最早的电报学校。
是上海电报学堂。该学堂成立于1876年,是中国最早的电报学校之一,也是中国近代电信教育的起点。上海电报学堂的创办者是清朝官员李鸿章,他在洋务运动中积极推动电报事业的发展,并亲自出资创办了这所学校。上海电报学堂的教学内容包括电报操作、电报维修、电报通信原理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了一批电信人才,为中国电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福州电报学堂
拓展资料
1872 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向清 *** 交付了中国之一台指针式电报机,并培训了中国之一批报务员,开创了中国人自主拍发有线电报的先河,结束了“电报皆为洋人所办”的历史,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电信事业的开端.
1873年,华侨商人王承荣从法国回国后,与福州的王斌研制出我国之一台电报机.
1875年,福建巡抚丁日昌积极倡导创办电报教育,在福建船政学堂附设了电报学堂,培训有线电报技术人员,这是中国开办的之一所电报学堂.
洋务派创办的学堂有法政?
创办学堂没有法政,当时学堂如下:
1、外国语学校:京师同文馆、上海广方言馆、广东同文馆、湖北自强学堂。
2、军事学校:福建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江南水师学堂、天津武备学堂。
3、技术实业学校:天津西医学堂、福州电报学堂、山海关铁路学堂。
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晚清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以挽救清朝统治的自救运动,并未牵扯改革社会制度。
洋务运动前期,洋务派以"自强"为旗号,采用西方先进生产技术,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在李鸿章等人的主持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等一批大型近代化军事工业相继问世。短短几年中,中国就已经具备了铸铁、炼钢以及机器生产各种军工产品的能力,产品包括大炮、枪械、弹药、水雷、和蒸气轮船等新式武器,装备了一些军队他们还开办了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广州鱼雷学堂、威海水师学堂、南洋水师学堂、旅顺鱼雷学堂、江南陆军学堂、上海操炮学堂等一批军事学校,为国防事业作出重要的贡献。
洋务运动后期,洋务派为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运输等方面的困难,打出"求富"的旗号,兴办了一批民用工业。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建立了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派创办的之一个民用企业。招商局开办仅三年时间,就为清 *** 回收了一千三百多万两银子,还将业务发展到外国,打破了外国航运公司的垄断局面。
以后,中国近代矿业、电报业、邮政、铁路等行业相继出现。轻工业也在洋务运动期间得到大力发展。1880年,左宗棠创办兰州织呢局,成为中国近代纺织工业的鼻祖。中国近代纺织业、自来水厂、发电厂、机器缫丝、轧花、造纸、印刷、制药、玻璃制造等等,都是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建立起来的。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的民用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化工业的基础。
洋务运动的根据本目的是在于维护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中国即使正在进行洋务运动,但是国家的大权掌握在以慈禧太后为主的顽固派的手中,上文提到的这些学堂,也都是为了适应和发展与外国的交流而设立的,设立需经过慈禧太后的同意。在之一次 *** 战争中,清 *** 战败签订《南京条约》,此条约是用英文书写的,清朝内部人员没有一个人能认出来,在签订条约上吃了大亏,好不容易进行洋务运动,难道不好好学习学习外语吗?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大清实行的法律是《大清律例》,国家法律很少被改变,几百年的时间也仅仅是简单修改,洋务运动为了自强求富,政法学堂与洋务运动并无任何关联,所以洋务运动中没有设立政法学堂。有意思的是整个清朝没有设立一个有关法律的学堂,就连私塾也没有教法律的,都是以儒家思想为主的教学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电报学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电报学堂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