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纳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纳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都有什么镇?
镇9个,乡16个(包括10个民族乡),即:雍熙镇、鬃岭镇、阳长镇、维新镇、龙场镇、乐治镇、王家寨镇、百兴镇、张家湾镇、新房彝族苗族乡、厍东关彝族苗族白族乡、董地苗族彝族乡、化作苗族彝族乡、姑开苗族彝族乡、羊场苗族彝族乡、锅圈岩苗族彝族乡、昆寨苗族彝族白族乡 、左鸠戛彝族苗族乡、猪场苗族彝族乡、勺窝乡、寨落乡、老凹坝乡、沙包乡、水东乡和曙光乡。
纳雍县 张维镇 邮编:551513 纳雍县 老凹坝乡 邮编:553307 纳雍县 乐治镇 553307 勺窝乡 553302 厍东关乡553304 曙光乡 553309 水东乡 553308 沙包乡 553307 新房乡 553303 董地乡 553304 姑开乡 553311 左戛彝族苗族乡 553312 百兴镇 553309 城关镇 553300
纳雍县有几个乡镇?
纳雍位于贵州西北部,毕节地区南部。地处东经104°55′40″至105°38′04″,北纬26°30′16″至27°05′54″,东西长56公里,南北宽48公里,总面积2448平方公里,更高海拔2476米,更低海拔1050米,全县辖25个乡镇,479个行政村,28个居委会。2006年末总人口81.82万人,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13%。全县有耕地52.27万亩(习惯亩),旱地占92%。
绥阳为什么叫诗乡?纳雍为什么叫诗乡?
诗乡之谓,非文化部门命名而产生,而是先有绥阳群众性的赛诗活动,经由媒体报道,各级文化部门重视,大力持久地开展各类诗歌活动,不断产生一大批有影响的诗作和民歌而得名。 最初的赛诗活动,大约要追溯到五、六十年代,那时诗刊、人民日报报道了贺兰山下赛诗会。
一时之间,安徽等地赛诗活动大规模开展起来,所谓“大规模”,无非几百人而已。 有一次,人民日报记者到贵州来,听说绥阳县一个公社搞赛诗会(其实是民歌),公社书记给上台来赛诗的人每人发一支钢笔,居然发了两千多支。
人民日报记者把这事爆了出来,一下子引起轰动。人们这才知道,绥阳原来是诗乡。亦即先有诗,后有乡。这里的诗,指的是民歌。
诗乡之谓,非文化部门命名而产生,而是先有绥阳群众性的赛诗活动,经由媒体报道,各级文化部门重视,大力持久地开展各类诗歌活动,不断产生一大批有影响的诗作和民歌而得名。 最初的赛诗活动,大约要追溯到五、六十年代,那时诗刊、人民日报报道了贺兰山下赛诗会。一时之间,安徽等地赛诗活动大规模开展起来,所谓“大规模”,无非几百人而已。有一次,人民日报记者到贵州来,听说绥阳县一个公社搞赛诗会(其实是民歌),公社书记给上台来赛诗的人每人发一支钢笔,居然发了两千多支。人民日报记者把这事爆了出来,一下子引起轰动。人们这才知道,绥阳原来是诗乡。亦即先有诗,后有乡。这里的诗,指的是民歌
其实我认为哪里叫诗乡并不是那里出了多么出名的大诗人,而是那里对诗歌(成规成文或口口相传)的普及率,就好比巴西的足球、美国的橄榄树、中国的乒乓球……就这一条来说,上面的两个地方都算是诗乡吧。
一:绥阳为什么叫诗乡:
诗乡之谓,非文化部门命名而产生,而是先有绥阳群众性的赛诗活动,经由媒体报道,各级文化部门重视,大力持久地开展各类诗歌活动,不断产生一大批有影响的诗作和民歌而得名。 最初的赛诗活动,大约要追溯到五、六十年代,那时诗刊、人民日报报道了贺兰山下赛诗会。一时之间,安徽等地赛诗活动大规模开展起来,所谓“大规模”,无非几百人而已。有一次,人民日报记者到贵州来,听说绥阳县一个公社搞赛诗会(其实是民歌),公社书记给上台来赛诗的人每人发一支钢笔,居然发了两千多支。人民日报记者把这事爆了出来,一下子引起轰动。人们这才知道,绥阳原来是诗乡。亦即先有诗,后有乡。这里的诗,指的是民歌
二:在贵州,纳雍是继绥阳之后的又一诗乡!
纳雍县是一个建县历史不长的县,它的主体是1941年从大方县划出。正如已故著名作家苏晓星老师所形容的那样,好像一块肉被割成两截,肥的一截留给了大方,而瘦的一截就是纳雍,一穷二白的家底,与难兄难弟一般的威宁和赫章同时被外界一齐称为“纳威赫、去不得”。好在物质的贫乏并不代表文化的贫困和精神的空虚,不论是民间文艺还是作家文学,纳、威、赫的文艺成就在毕节甚至贵州都一直是遥遥领先,在全国也有影响。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撮泰吉》、《滚山珠》、《铃铛舞》都出自这三个县;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已经出名的作家苏晓星、熊正国、陈学书等,到现在还在活跃地创作的空空、西篱、马学文、罗勇、曹永、陆有斌、徐源等中青年诗人、作家,也是这一片土地上的精英。
单就纳雍县来说,远的不讲,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便一直是贵州诗界的一大阵营,贵州文坛的一丛奇卉。说是贵州诗界的一大阵营,是从那时到现在,涌现出了陈绍陟、西篱、宋兴宇、段扬、空空、睁眠、居一、田庆忠、王明贵、陈金平、陈俊龙、刘永文、姜方、陈菊、罗俊荣、王家洋、龙海、平镛、龚红梅、吴艳林、陈炜、李东、张品、王晋、陆刚、闵云霄、王鹏、周泓洁、徐源、李光明、漠血,丁垂赋、谢洪溟、胡玉安、杨德俊等一批诗人。说是贵州文坛的一丛奇卉,是纳雍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就成立了贵州的之一个县级文联,引领了纳雍文艺的发展。除了前面提到的诗人之外,纳雍还有周春荣、王显等一批散文作家,高兴全、马孝军等一批小说作家,陈菊等评论家,祝菲等研究家,形成了一个创作与评论、研究都有成就的较为全面的文艺阵营。其中诗歌的成就尤为突出,在新世纪,在贵州几乎是独霸一方。
纳雍的意思?
纳雍是彝语,为彝族那志土目家居住之地,日时月久,以人名化地名,叫那志、那志坝。
按照彝族干支用十二生肖记日赶集,那志坝赶集排在兔的日子,所以,那志坝也叫兔场。因排十二生肖次序赶集,那志坝排之一,所以又叫大兔场,其它地方再次排序到兔的天赶场的,就叫小兔场了。纳雍有两个兔场。那志坝是大兔场,维新镇是小兔场。
又因那志坝以前居住人很少,石头多,又叫小石城或者叫宣化。1941年7月以大定县西五区及水城、织金、郎岱部分地置县,拟县名——纳雍。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纳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纳雍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