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北京土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北京土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北京土生土长的人占总人口多少?
这要看土生土长是什么定义。如是一代的,大约占70%左右。二代的大约占50%左右。三代的大约占30%左右。四代的,大约占10%左右。五代以上的估计非常少。
北京最初总人口200万,但由外地迁入的人口占一半以上。另外,除了老城八区和门头沟区之外,昌平、延庆、怀柔、密云、顺义、平谷、通县、大兴、房山都是后来才并入北京的,不知那里的人算不算北京土生土长的人?但上面的比例数我是算入的,否则会更少。
北京土生土长的人占北京市总人口大约在62%左右。据统计在2014年末北京常住人囗是:2151.6万,外来人口818.7万。占38%。那么剩下的62%左右的人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无房的北京土著,多么?
多,在北京五零以后凡属没有被福利分房眷顾者都是无房户,老一辈除私房及单位分房者以外也都是无房户,当然,能有公租房也是幸运的仅世袭一项也改善了很多无房户的根本问题,但就北京的房价依然可以锻造更多的无房户~
请问怎么算是老北京人,或者“土著”?
北京是由移民组成,所以北京人从骨子里就不排外。具体的老北京人真的很少。个人观点:在北京生活三代以上的才能称为北京人。在改革开放以前每年都有固定人数可以拿到北京户口,以大学生为主,其它是各类人才。所以那时北京人的素质普遍较高。至于现在您在街上和公交车上所看到的百分之七十不是北京人。北京人决大多数被迫生活在五环之外了。比如我们小区和附近的小区几个小区,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外地人(无户口)
民国建立之前或者说100年前那辈人生在北京长在北京的,生活在现在的二环里的或者是老东西城崇文宣武的,生活在现在的海淀朝阳丰台的也算马马虎虎吧。
像我们家1910年左右从外地来北京的,我都不好意思说我们家是老北京。
老北京有老北京的规矩,我一直说,北京从来就是个移民城市,不管您往上倒几代老祖宗他当时也是个外来户。据说有记载的北京地区土著生活在今天的大兴一带。再往前倒就是周口店了…哈哈。我是认为,懂得并按照老北京规矩说话办事的就是咱们北京人。话又说回来了,即便是老规矩也在不断变化乃至消失。就拿我自己来说,小时候幼儿园放学进了院门,必须站在门洞台阶上把院子里的长辈都叫一遍而且要答应了,然后到自己屋门口叫了自己的奶奶才能进屋,那些长辈有不在家的也会有街坊替怹回应一下。吃饭有吃饭的规矩,睡觉有睡觉的,总之,规矩多了去了。可后来我的孩子呢,就这一个,小时候舍不得严加管教,再加上生活在楼房里,没有街坊邻里…说多了都是泪…用老话讲,你我他仨,没了规矩…
其实这个问题真的不是很好说,原因是从什么时代说,满清时四九城内几乎没有 *** ,有 *** 大都是给满人当下人的,还有就是一些汉官和买卖人。满清倒革后到了民国,那时军阀混战,一些百姓为躲避战乱来到了北京从事各行各业。到新中国时又涌入大批全国各地的个各民族。改草开放后就不用说了。現在的北京人只能说有北京户口人。
首先,所谓老北京,必须具备北京人的生活特点,因此,应当家族在北京生活60年以上,也就是1959年以前就在北京。中国各地的民俗生活,由于三年困难时期,生活物质奇缺,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现代的北京人,由于移民,由于文化交流增多,哪怕原来就是北京人,坚守北京习俗的人也没有多少了,例如 看电视美食节目,北京炸酱面,炸酱总是放糖,就不是老北京的做法,真正的北京人首先是北方人,北方人做菜是不会放糖的,因为会觉着甜腻腻的。 更好对照一下老舍的小说。 老北京的小吃,已经没有了,你去尝尝护国寺的小吃,你会产生很大的疑问,这么难吃的东西怎么会成了名小吃?这么难吃,你以为会流传到现在吗? 还有,喝面茶,油茶,你以为有教养的老北京会转转碗边喝吗?,小时候为了快点喝,转着碗边喝,没少挨打。 真的,坚守传统的老北京已经没有了,一方面是这样的人难找,另一方面是,老北京究竟有什么传统也不大清楚了,或者叫面目全非了。结论是论述谁是老北京没有意义了。
北京土著月入5000 怎么生存?
能称上北京土著的人,都是不差钱的主,虽然月入5000,看起来是少,但架不住家里底子厚,或许出来上班就是打发日子。很多北京土著人手三四套房子,不愁吃穿不愁房租,比北漂不知强多少倍。
北京土著泛指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一般后现代北京人对自己的称呼,不含任何褒贬成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土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北京土著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