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法租界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法租界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法租界?
法租界是指在其他国家的领土上,法国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的合法的居住地。
租界是指两个国家议订租地或租界章程后,在其中一国的领土上为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的另一国设立的合法的外国人居住地(土地国有化)。在中国是指近代历史上帝国主义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强行在中国获取的租借地的简称,多位于港口城市。
为什么上海会有法租界?
上海惠友法租界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清朝 *** 当年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卖国条约,把上海变成了通商口岸,因此就会有很多外国人在上海开通了租借来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并且在租借的税收也不归华人所拥有,上海的法租界就是和法国人签订的丧权辱国的协议
为什么上海有法租界
上海法租界是法国在旧中国四个租界(广州湾不是租界,归属法属印度支那管辖)中面积更大、发展更好的一个租界。
法租界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达到发展的顶峰,此后随着日军全面侵华,法租界短暂地成为日占上海中的孤岛,并在1943年由当时的傀儡维希法国政权移交给傀儡汪精卫政权,正式退出了历史舞台。
法租界是现在的哪里?
法租界在中国历史上是指法国在中国划定的租界区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地点:
上海法租界:位于上海市,是法国在旧中国四个租界中面积更大、发展更好的一个。它主要位于卢湾区(已并入黄浦区)和徐汇区两区内,东部狭长地带伸入今黄浦区。
天津法租界:位于天津市和平区,东部今属于营口道,西部今属于劝业场街道。
汉口法租界: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面积约187亩,与汉口俄租界相邻,俄占2/3,法占1/32。
广州法租界:位于广州市荔湾区沙面街道,是近代中国4个在华法租界之一。
以上信息表明,法租界在中国的地理位置分布较广,涵盖了上海、天津、武汉和广州等城市。这些租界在历史上曾是法国在中国的重要居住和商业区域,对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黄浦区建国中路22号。
上海法租界位于现今的黄浦区与徐汇区两区之内,是中国四大法租界之一。
上海法租界内有很多外国风格的建筑,如圣伊纳爵堂、主教府、修道院和天文台等,有些地方还种有法国梧桐。
法租界在上海的卢湾区和徐汇区这两个区内。
上海法租界是法国在旧中国四个租界中面积更大、发展更好的一个租界。法租界在旧上海保持了高度的独立性,整个上海法租界是旧上海更高级的住宅区,建筑风格可以说整齐划一。
上海的法租界,指的是位于原卢湾和徐汇两区内的一片狭长的区域,东部延伸到黄浦区金陵东路及中山东二路一带
我想了解上海以前的法租界,现在具体在什么区域?可不可以说的仔细一些?谢谢各位?
谢谢邀请。上海法租界主要位于今天的 黄浦区和 徐汇区之内,它建立于1849年,经过1900年和1914年二次扩张成立法新租界,成为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最繁华、最摩登、更高级的商业区和住宅区。1943年被汪精卫伪政权收回改称第八区,法租界历史旋即宣告结束。
当时法租界最著名道路有:
霞飞路(今淮海中路)、贝当路(今衡山路)、吕班路(今重庆南路)、爱多亚路(今延安东路)、敏体尼荫路(今 *** 南路)、法兰西 外滩(今中山东二路外滩)。
*** 一大、二大会址、孙中山故居、周公馆、团中央旧址等很多近代历史遗址都在这一区域。蒋介石、宋子文、孔祥𤋮、张学良、宋庆龄、梅兰芳、巴金、柯灵、邹韬奋等一大批名人故居也都集中于此。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在当时的法租界,遗留下来一大批近代历史保护建筑,如锦江饭店、徐家汇天主教堂、襄阳路东正教堂以及多处成片集中的洋房住宅区,成为上海的历史见证和一道万国建筑风景。
探寻旧上海的历史,如同面对一位安详儒雅的老人,从容温静,底蕴深邃,将百年的风云变幻和历史沧桑娓娓道来,给人带来片刻的宁静与雅致,可以洗涤繁华都市带给人的浮躁和迷茫。
谢谢邀请!
法租界万国储蓄会霞飞路公寓
在很多讲老上海的小说或者电影里,经常出现法租界的场景,常见这样的桥段:法国巡捕房鸣笛抓人、各种人物避难法租界、黑帮各种势力你死我活地火并......法国巡捕房是外地人对旧上海一个象征性印象。
法国梧桐掩映的武康路
上海法租界跨过去的卢湾区和徐汇区,东部狭长地带则伸入今黄浦区。上海法租界是法国在华四个租界之一,在四个法租界中开辟最早、面积更大,也最繁荣,另外三个分别是天津法租界、汉口法租界和广州法租界。1849年4月6日麟桂与敏体尼正式签字换文,上海法租界就此建立,此时的法租界仅有986亩。1900年经历小幅扩张,1914年开始大幅扩张成立法新租界,1920年代发展成上海更好、更高级的住宅区。1943年7月30日,汪精卫政权收回最为重要的上海法租界,改称第八区,法租界历史旋即宣告结束,历时近百年。
上海基督教诸圣堂
上海的其他租界在后来逐渐合并到一起,称为公共租界,唯独法租界独立存在。这体现了法国对外殖民政策的独特性,概括说就是法国当局对殖民地多实行领事或总督领导下的直接统治,法国 *** 对殖民地的控制程度远高于其他列强,对殖民当地的文化翦除和渗透很强,实行的是真正意义上的治外法权。因此电影里经常有革命分子躲在法租界的小洋楼里,中国警察无法进去抓人的情节。另外,法国殖民政策也就是当今留存的法国海外领土更大人口最多的原因之一。
法租界公董局大楼
近代上海是一个因租界繁华集荣耀与耻辱于一身的城市,也是个鱼龙混杂,乌烟瘴气的城市。 上海法租界是国中之国,也是帮会组织的大本营,是黄金荣、杜月笙的发迹之处。当年,法租界采取以华治华政策,黄金荣是唯一的华人督察长。在那个弱肉强食的年代,依仗法国主子起家的黄金荣,利用手中的权利,贩运 *** 开设赌场,聚敛了大批的财富,成为赫赫有名的流氓大亨。当年孙中山领导的护法运动失败后,悲观失望的蒋介石一度辞去军职拜师他的门下。
杜月笙故居
一九二一年七月二十三日,中国 *** 之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楼下一间十八平方米的客厅内召开。中国 *** “一大”会址位于上海市区黄陂南路374号(原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106号)。 纪念馆的“一大”原址是两栋砖木结构的两层石库门楼房。
位于法租界的上海 *** 一大会址
上海原法租界主要位于上海市黄浦区和徐汇区两区内,是近代中国法租界中开辟最早、面积更大、也最繁荣的一个。原法租界地理范围:西起华山路,北至延安中路,南靠肇嘉浜路,东边界限由徐家汇路、肇周路、方浜路、人民路、中山东二路组成。东边界限正好绕过了原来的上海县城。原上海县城处于现在的中华路-人民路环路之内。
上海法租界在英租界即后来的公共租界南部,上海县城城墙外的北部。
其范围是:东到黄浦江十六铺码头。过去十六铺码头北部也叫法兰西码头,这个地方的黄浦江边归法租界。
北到延安东路延安中路一线。延安路过去是一条河,叫洋泾浜,是法租界和英租界的界路。
西部到华山路。
法租界南部界线的西部是肇嘉浜路。肇嘉浜路原来也是条河,是法租界和华界的界河,解放后填浜筑路变成肇嘉浜路。南部界线东部是人民路,一直到外滩。人民路过去是上海县城墙,民国初年拆除城墙填平护城河修了一条环路,就是现在的人民路。法租界就在老城墙的护城河北部,护城河是法租界南界。
上海曾经号称三界四方,所谓三界就是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所谓四方是公共租界为一方,法租界为一方,华界南市老城厢及以南地区为一方,北市的闸北地区为一方。
租界和华界的界线在当时十分清楚,部分地区的界线有铁丝网和闸口关门,各界管理很严格。
从城市建设上也可以区分出来,公共租界的建筑高大壮观,如外滩的建筑,南京路上的老建筑。法租界的建筑浪漫温馨,如淮海中路的商业建筑,西区老洋房等建筑。华界的建筑以江南水乡建筑为主,如南市老城厢里的城隍庙豫园等建筑,以及石库门建筑。当然石库门建筑在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也大量存在。
上海是法租界吗?
上海的租界有英租界、美租界、法租界、公共租界等。所以上海有法租界,但不仅仅是法租界。这是 *** 战争后产生的。当时的 *** 与英国签订的《南京条约》规定要五口通商,上海是其中之一口。1845年出现了英租界。英国人在上海建立居民点,在租界内办产业、建房,作为通商口岸。1848年有了美租界。法租界是1849年设立的。租界的结束在1943年,真正接管是抗战胜利后。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法租界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法租界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