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胡马雍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胡马雍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印度历史上为什么经常被吊打?
纵观印度历史,然后稍加总结,我们就可以很轻松的发现,印度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尽管也有着灿烂的文化,但是整个社会不论是思想意识的集中程度,还是阶级力量的凝聚程度,都是支离破碎的。
不同于中国统一的“大一统”概念,印度人的统一从来都是不彻底的,与其说是统一,不如说是某一时期的某一王朝特别强大,周边邦国畏惧与武力而拜服。事实上,似乎在印度人的概念里,对手认怂,就可以算作统一了。而不像中国,必须政令一统,天下一同。中央对地方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从宗教上来看,印度一直是皇权妥协于教权的,但又不同于罗马教宗式的绝对影响。反而更像是皇权被在宗教思想影响下的扭曲民意的反裹挟。再看中国,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反而直接解决了皇权与世俗信仰可能存在的冲突,再加上原生宗教道教的思想并不像其他宗教那样极端且具有侵略性,最终使得中国老百姓对皇帝,对天子的认可度要更高于五花八门的“神仙”。于是从整个社会存在性的角度来看,印度人的思想意识是七零八落的,没有出现整个印度半岛有绝对的力量群体明确效忠一个唯一对象的情况。这就使得当战争来临时,“民族性”和“国家意识”觉醒程度极低,只能趋利而战,但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来说,自己的生命难道不是最重的利吗?
从中国历史来看,朝代更迭无非是以农民为主体的下层力量和以士人门阀阶层为主体的上层力量不断拉锯的过程。但印度历史上的王朝更替,不但涉及了下层农民和上层统治者互相拉锯这样一层关系,还涉及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这样一层宗教阶级关系。力量牵扯就变成双维度多变量的情况,这也就意味着更大的内耗和更大的妥协。这样的内部环境想要打胜仗可太难了。
值得一提的是,印度独立以后,随着他们所谓“圣雄”甘地的一系列运动的后续影响,印度的民族主义有了一定程度的觉醒,这也使得印度人在近代所经历的几场战争中,除了面对中国的那一场以外,其他的基本上都还可以。
这就要从印度的历史进程说起了
印度远古时代由多部落群体聚居组成,到古代由十六雄国统治,因这十六雄国相互吞并搏杀,最终也没有形成统一政权的国家。
没有大一统的政权,在军事上各自为战就经常被周边国家侵占,其中规模较大的几次就是孔雀王朝 贵霜帝国等等。后来被英国和法国掠为殖民地,最后英国在角逐中胜出成为了印度的殖民国,印度被英国殖民了几百年。
没有统一政治团体,文化思想上也没有统一,另外印度因宗教信仰也爆发过很多次内乱,种种原因下印度就成为了强国眼中的肥肉被分割占领掠夺殖民。
就连印度摆脱英国的殖民后也没有的到统一,形成了印巴分治。
先不论本身民族战斗力,今天我主要从地缘说来解答这个问题。
一句话,印度这个点生的太背了!!!
其实对于印度人来说,他们更大的威胁不是别的,正是南亚北部的地形。由于大陆板块的碰撞,因此在南亚次大陆的北方和西方,形成了青藏高原、帕米尔高原以及伊朗高原三个天然屏障。不过这个屏障对于印度人来说,却非常的不友好。因为这些高原缺乏缓冲地带,直接正对着印度的平原,以及孕育了印度地区文明的两条大河——印度河和恒河。
其北方的三大高原与印度平原之间的巨大高度落差,于其说是为其屏障,倒不如说是为生活在那些生活在高原山地地区的人们,提供防御印度人的屏障。除此之外,也正如前文所说,三大高原都正对着印度文明的核心地区。换句话说,除了高度过高的青藏高原之外,帕米尔高原和伊朗高原,来自北方的武力只要控制其中任意一个,就可以直接对印度腹地进行有效打击。而与之相反的,来自印度的政权,想要对这些位于高原的政权进行有效的打击和控制,则就要承受巨大的财政和军事负担。
可能有人会问,印度境内,不还有两条支撑着文明的大河吗?那它们有没有给印度人提供保护呢?答案依然是否定的。首先在河流走向上,这两条河流成倒“V”结构。虽然西部的印度河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组织来自西方伊朗高原的敌人,但是由于印度河水量较少,因此它们阻敌的作用,往往还不如塔尔沙漠更加有效。
与之相对的,来自帕米尔高原的敌人比来自伊朗高原的人就更加方便。他们不仅不会受到河流的阻止,而且可以利用两条河流的走向,顺着河流进一步深入印度本土。而在印度河、恒河,还有纳尔默达河之间行成的三角地区,更是完全无险可守。也因此在这一地区,建立起了大量的外来的 *** 政权。
也就是说,从中国古代对于战争“天时地利人和”角度的分析来看。印度地区相当没有地利,相当的易攻难守。那么“人和”呢?很遗憾,对于印度人来说,这一点也并不存在。实际上,由于众多民族对南亚地区不断的争夺,对这一地区,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那些征服者,无一例外都带来了新的文化。而这些民族最后本土化,成为印度诸多民族之后,更是让南亚的民族的复杂性,变得更加混乱。
公元8世纪,中亚 *** 势力开始入侵印度, *** 文化压倒印度本土的古佛教和印度教;12世纪开始这一进程势如涌潮,形成之一波大浪: 来自于今阿富汗的 *** 化突厥人在1148年大规模入侵北印,攻占了印度河平原和恒河平原,衍生出德里 *** 苏丹国,正式拉开了长达700多年的外来 *** 占据主导地位的亡国色彩古印度的大幕凶悍尚武的 *** 第二波大浪重新涌起在16世纪: 德里 *** 苏丹国再次被外族 *** 所灭,同样是来自中亚的帖木儿(成吉思汗次子的察合台汗国之后)后裔巴布尔,在1526年攻灭印度德里苏丹国的最后一个王朝,建立了莫卧儿 *** 帝国,经历胡马雍,阿克巴,贾汉吉尔,沙贾汗,到奥朗则布时代达到顶峰,几乎统一了整个印度半岛,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悍国家之一。两个阶段的 *** 化印度留下丰富而伟大的近代史文化遗产,当今世界看印度的历史古迹诸如雄伟的德里红堡或绝美的阿格拉泰姬陵等等,其实都是古印度被外来 *** 强权灭亡后的 *** 文化遗址;整个近代史的 *** 印度从信仰主流到统治体系,再也不是古中国高僧法显和玄奘万里跋涉求法取经时的佛教古印度啦 ……外来的印度 *** 政权在统治初期就实行坚决彻底地驱灭印度佛教,原因之一是因为忌讳偶像崇拜的 *** 教信仰最最容不下极其讲究偶像崇拜的佛教,而印度教的偶像崇拜程度远远不及佛教的深沉内涵;所以 *** 印度统治者居然也维持了几百年来对民众印度教信仰的宽容+ 遏制 政策,还允许下层民众自由选择错综复杂的原始信仰的延伸宗教。 1947年印巴分治时期的种族仇杀驱离导致印度教教徒和 *** 信众双方有几百万人丧生,直至今日印度境内依然还有数量可观的印度 *** 存在(占人口总数的13.4%);夹在印度教教徒和印度 *** 之间还有彪悍强劲的几千万锡克教信徒。
1546年的沙皇俄国、奥地利、奥斯曼土耳其、波兰、波斯、瑞典几国实力对比如何?
要想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先分别来看这几个国家在1546年时的政治状况。
1546年的俄国正处在伊凡四世(1530-1584年)的统治下。伊凡四世于1533年继位,他的统治长达50年、他本人在1547年时成为俄国历史上的之一位沙皇,这时距他成为沙皇还有一年时间,俄国的大规模对外扩张也并未开始。
1546年的奥地利正处在神圣罗马皇帝查理五世(1500-1558年)的统治下。出身哈布斯堡家族的查理五世统治着包括西班牙、那不勒斯、西西里、撒丁、尼德兰、神圣罗马帝国在内的广大欧陆领地,此外还有面积广大的美洲殖民地,查理五世也成为查理大帝(742-814年)和拿破仑一世(1769-1821年)之间拥有最广阔欧洲领土的统治者,是无可置疑的欧洲霸主。1546年时,查理五世正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奥斯曼统治者苏莱曼大帝在欧洲和地中海地区持续作战。
1546年的奥斯曼帝国正处在苏莱曼大帝(1494-1566年)的统治下。苏莱曼大帝被尊称为“立法者”,他所统治的时期也是奥斯曼帝国的鼎盛时代。苏莱曼大帝率领奥斯曼军队征服了基督教重镇贝尔格莱德、罗得岛和匈牙利的大部分领土,并一度攻到维也纳城下。此外,苏莱曼在与波斯沙法维王朝的战争中也屡屡获胜、并将北非大部地区纳入奥斯曼帝国版图。1546年时,苏莱曼与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的同盟已经结束、正准备对沙法维王朝发起第二场战争。
1546年的波兰王国正处在齐格蒙特一世(1467-1548年)的统治下。齐格蒙特一世使条顿骑士团向波兰臣服、并将普鲁士赐予骑士团大团长阿尔布雷希特。此外,他还使农奴制合法化、鼓励文艺创作,推动了波兰文艺复兴的发展。但在他统治期间,波兰曾一度失去对中欧的霸权。
1546年的波斯沙法维王朝正处在塔赫玛斯普一世(1514-1576年)的统治下。塔赫玛斯普一世是沙法维王朝的第二位君主,他在1538年兼并希尔凡汗国,又于1551年把舍基并入波斯。1544年,他帮助印度莫卧儿皇帝胡马雍恢复帝位。太美斯普一世因此得到坎大哈作为回报。1548年时,塔赫玛斯普一世迁都至加兹温。此外,他还多次与奥斯曼帝国和乌兹别克汗国交战。
1546年的瑞典正处在古斯塔夫·瓦萨(1496-1550年)的统治下。作为瓦萨王朝的开创者,古斯塔夫·瓦萨于1523年成功驱逐丹麦驻军、恢复了瑞典的独立王国地位。随后,古斯塔夫·瓦萨还进行宗教改革、使瑞典成为新教国家。1544年,古斯塔夫·瓦萨废除君主选举制,确立君主世袭制。
了解上述国家的概况后,孰强孰弱也就显而易见了。从领土面积和国际影响力来看,伊凡四世统治前期的俄国和古斯塔夫·瓦萨的瑞典只能敬陪末座,它们的辉煌时代尚未到来;排在俄国和瑞典之前的则是波斯沙法维王朝和波兰王国;奥斯曼帝国和奥地利王国则是六个国家中实力最强的,奥斯曼帝国地跨三洲、正值鼎盛时期。而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奥地利也拥有广阔的欧陆领地和海外殖民地,堪称欧洲之一强权。仅以1546年为时间点的话,个人的排名如下:
1、奥地利王国(包括其他哈布斯堡王朝领地)≈奥斯曼帝国>波兰王国>沙法维王朝>俄国≈瑞典
2、奥斯曼帝国>波兰王国>奥地利王国(不包括其他哈布斯堡王朝领地)>沙法维王朝>俄国≈瑞典
帖木儿帝国灭亡之后,阿富汗为何会成为成吉思汗后裔的避难所?
公元1501年,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后裔昔班尼率军占领帖木儿帝国的国都撒马尔罕,曾威震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宣告灭亡。和帖木儿帝国同时遭到昔班尼打击的还有东察合台汗国,这两个国家相继灭亡后,无数的蒙古贵族被昔班尼诛杀,他们也曾试图夺回自己的领土,但面对昔班尼手下强悍的乌兹别克军,他们饱尝了失败的滋味。
打开百度App,看更多图片
帖木儿帝国和东察合台汗国都是成吉思汗次子察合台所建汗国的衍生国,该汗国在十四世纪中叶分裂,西部位于河中地区的被称为西察合台汗国,而东部则被称为东察合台汗国或者蒙兀儿汗国。这场分裂也使居住在两个汗国境内的蒙古人变成了两个民族,帖木儿在河中崛起后,境内的已经突厥化的蒙古贵族被称为察合台人,而生活在东察合台汗国的蒙古人则被称为蒙兀儿人。
帖木儿在去世之前,仍然没有彻底消灭他的心腹大患东察合台汗国,帖木儿去世之后,两个汗国的王族便开始相互通婚,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而连帖木儿帝国的末代王子巴布尔,虽然自称为察合台人,但是母系祖先却是蒙兀儿人,他的母亲是东察合台汗国的著名大汗羽奴思汗的女儿,羽奴思汗则是一位成吉思汗后裔。
随着昔班尼的崛起,中亚河中地区已经成为了乌兹别克人的天下,昔班尼的血统虽然可以追溯的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但是他已经不是纯粹的蒙古人,他是乌兹别克人的领袖,代表着新兴的乌兹别克民族。当昔班尼占领撒马尔罕后,帖木儿帝国的王室和东察合台汗国的王室组成了联盟,由巴布尔和其两个蒙兀儿人舅舅率领,和昔班尼的军队展开了斗争,结果被打的全军覆没,巴布尔侥幸从战场上逃脱,两个舅舅被乌兹别克军俘虏,后来被昔班尼下令释放。
被昔班尼多次击败的巴布尔后来逃到了现在的阿富汗境内,并且以喀布尔城为中心建立了喀布尔王朝,为收复被昔班尼占领的撒马尔罕而积蓄力量。在巴布尔在喀布尔休整的那段时期,昔班尼开始对帖木儿帝国和东察合台汗国的王室进行诛杀,他先是诛杀了巴布尔的几个叔父和堂兄弟,然后又将巴布尔的舅舅马合木汗及其亲属全部杀死。
昔班尼对这些王室成员的屠杀给中亚的蒙古贵族带来了灭顶之灾,就在他们为性命担忧的时候,居住在阿富汗的巴布尔向他们张开了怀抱。巴布尔虽然和自己舅舅为代表的蒙兀儿人有许多矛盾,而察合台人也素来和蒙兀儿人不和,但是性格仁慈的他仍然接纳了他的这些亲属们,在那段时期,前去投靠巴布尔的有巴布尔二舅阿黑麻汗的儿子赛义德汗,以及巴布尔姨母的儿子海答儿。
之一,从地缘政治来说阿富汗乃战略要地,易守难攻;第二,阿富汗远离当时的世界文明;第三,在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不能对阿富汗进行有效控制;第四,阿富汗民风彪悍,在现代强大如苏联、美国都在阿富汗吃过亏,像泥潭。
从地缘政治来说阿富汗乃战略要地,易守难攻;并且当时阿富汗远离当时的世界文明;在交通不便利的情况下,任何一方都不能对阿富汗进行有效控制;况且阿富汗民风彪悍,在现代强大如苏联、美国都在阿富汗吃过亏,像泥潭。
导读:我们在前文中曾经介绍过帖木儿帝国,也曾经介绍过那位纵横捭阖的瘸子皇帝。帖木儿帝国的巅峰状态时候,在皇帝帖木儿的指挥下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上逐一出击。北方的金帐汗国、东方的察合台汗国、南方的德里苏丹国以及西方的伊尔汗国甚至更远的奥斯曼帝国都遭受到了帖木儿军队的打击。强大的让欧洲发抖的奥斯曼帝国的皇帝巴耶赛特一世在战争中被俘虏,奥斯曼土耳其崛起的过程被帖木儿生生打断从而延缓了几十年。
甚至在帖木儿心气更高的时候,帖木儿居然想向东远征大明王朝。帖木儿为此征伐了数十万军队,前锋军队出发的时候抵达国境线后居然一边行军一边种植粮食。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保证后续军队的后勤补给,可见帖木儿为征服明朝做了相征发了多少军队。但是帖木儿在行军的路上意外病死,这场世纪大战没有发生。当时明朝正式明成祖朱棣当政时期,为此在德州举行了我国明朝之一次大规模的阅兵极大的震慑了后来的帖木儿帝国的使臣。
都说人无百日好,花无百日红。对于一个国家也是如此,帖木儿帝国在经历了兴盛到衰落终于在1507年被乌兹别克的建立者昔班尼击败,并占据了国土。帖木儿的君主巴布尔被迫从首都中亚撒马尔罕一路南撤到阿富汗建立短暂的政权。如下图所示(红圈部分)就是帖木儿末代君主建立的巴布尔临时政权。而广大的中亚故地则被乌兹别克汗国占据。
由于帖木儿皇室出自西察合台汗国,并且帖木儿帝国建立后和东察合台汗国互为姻亲所以关系特别近,是甥舅之国。所以在巴布尔南撤到阿富汗以后,乌兹别克展开了对帖木儿王室和东察合台汗国的绞杀。东察合台汗国被严重侵蚀,疆域面积严重缩水(如上图紫色部分的区域就是原来庞大的察合台汗国)。
两国大量的蒙古贵族被屠杀,所以不少蒙古贵族南下来到巴布尔控制的阿富汗避难。大量的避难者来到阿富汗,这些成吉思汗的后裔在这里得到了贵宾般的待遇。其中最著名的巴布尔二舅阿黑麻汗的儿子赛义德汗。这位巴布尔的表弟也是一位胸怀大志的著名人物。后来在巴布尔提供军队的支持下返回察合台汗国故地建立了著名的叶尔羌汗国。如下图所示: 叶尔羌汗国国祚130余年,在清朝时期被准噶尔汗国的噶尔丹灭国。
巴布尔在阿富汗建立的临时王朝,救济了成吉思汗的后裔,保护了他们的安全。这是其一。其二也孵化出两个庞大的汗国(帝国)。一个是赛义德汗建立的国祚超过百年的叶尔羌汗国,另外一个就是不满足阿富汗区域的巴布尔继续往印度扩张建立起赫赫有名的卧莫尔帝国。
卧莫尔帝国是巴布尔继续南下涵盖印度中北部建立的帝国。这个帝国传承了三百多年,直到1858年英国的殖民者成立英属印度,莫卧儿王朝才宣告灭亡。
小结:
所以说帖木儿帝国的末代君主巴布尔在阿富汗建立的临时政权,不但给成吉思汗的后裔的中亚蒙古贵族提供了避难场所。而且更是孵化除了国祚超过百年的叶尔羌汗国和卧莫尔帝国。可以说印度历史上最后一个王朝卧莫尔帝国和帖木儿帝国可以说是一脉相承,如果从帖木儿建立的1370年开始算起的话,到卧莫尔王朝消亡国祚长达近五百年。在这个过程中,巴布尔在阿富汗建立的临时政权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是非常重要的。
我是历史纵横帝,欢迎您的关注;如有瑕疵,劳烦斧正。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胡马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胡马雍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