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洞庭湖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洞庭湖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洞庭湖水量有多大?
洞庭湖,古称云梦、九江和重湖,处于长江中游荆江南岸,跨岳阳、汩罗、湘阴、望城、益阳、沅江、汉寿、常德、津市、安乡和南县等县市。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
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一般称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如果加上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两者合计,由有3879.2平方公里(或4040平方公里)。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
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容积 :188.0亿立方立米
洞庭湖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湖区位于荆江南岸,跨湘、鄂两省。湖区面积1.878 万平方公里,天然湖面2740平方公里。
有人说八百里洞庭湖越变越小,会消失吗?
洞庭湖的面积从八百里降至如今三百里,乃日积月累之结果,这个数字的缩水大约不到二百年。可以想象,按这个数字缩下去,洞庭湖消失的那天只是迟早的事。五十年前,你从岳阳的南岳坡看对面的君山岛,中间是没有沙州的,可是现在稍稍枯水,你就可以在湖中看到一沙洲,且面积在年年扩展,有不可阻挡之势。未来它也许就是长沙湘江段中的桔子洲,先前叫水陆洲。
这些年,国家虽然在洞庭湖的治理方面下了大本钱,退耕还林,退耕还草,不过按下葫芦又起了瓢。这四十多年里,厐大的挖砂船从上游到下游排得满满的,把个洞庭湖搞得百孔千瘡,他们应是现时缩减洞庭湖的主力军了。
不说了,说起来心酸。
洞庭湖吞湘、资、沅、澧四水及来自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方向的长江水,最后从城陵矶吐到长江。洞庭湖曾经作为云梦泽的一部分,湖区水系众多,曾经的八百里洞庭湖现在已分为西,南,东洞庭湖三部分,洞庭湖面积在1825年一度超过6200 km2。
湖区面积在萎缩
由于泥沙淤积和垦殖,面积减少到1949年的4350 km2,1950年代开始大范围的围垦,变为鱼塘,农田和林地,已经变为目前的2525km2。
洞庭湖洲滩的发展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林滩地面积的快速增加,在整个洞庭湖,林滩地面积比例由1993年的I.17%上升到2010年的14.34%,林滩地面积增加最快的区域为西洞庭湖,面积比例由1993年的1.09%上升到2010年的26.47%,平均每年增加21.64km2.
泥沙淤积是主因
这里要说明的是,淤积来自长江等水系的巨量泥沙是洞庭湖面积萎缩的主因,而人类的围垦活动则加速了萎缩速度。
但三峡大坝建成蓄水之后,来自荆江三口的泥沙减少了83.8%,来自湖南四水入湖泥沙减少了46.7%。湖区泥沙沉积量减少了96.4%,例如2011年,入湖沙量为0.035亿吨,而出湖达0.143亿吨,湖区变为冲刷0.108亿吨。可见洞庭湖已由淤积为主,变为冲刷,2003年-2011年湖区平均冲刷深度约为10.9cm,东洞庭湖冲刷19cm。根据2017年的长江泥沙公报,洞庭湖的采砂量为68万吨。
又根据《湖南省湘资沅澧干流及洞庭湖河道采砂规划(2019-2022)》,计划年度控制开采量6450万吨
所以按照目前发展态势,洞庭湖是不会消失的,反而随着泥沙来源减少,采砂力度加大,湖区容积可能往变大方向发展。
科学视野,不同解读,欢迎点赞评论!
很多人可能都知道黄河的泥沙含量非常高,如果不加以治理,若干年以后黄河入海口堆积的泥沙,有将渤海湾淤积填满的可能,但是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长江的泥沙含量其实也不低,且近些年呈上升趋势,带来的破坏就是洞庭湖、鄱阳湖这两个长江上的调洪湖面积越来越小,尤其是洞庭湖目前面积缩小的基本快成为“河”了,从地图上不仔细查看,甚至认为是湘江连通长江的河流。洞庭湖的水源主要来自于长江和湘江,湘江属于少沙型河流,对洞庭湖影响不大,主要就是长江的泥沙对洞庭湖影响,长江干流对洞庭湖的影响也不是很大,除了雨季倒灌洞庭湖以外,干流冲向岳阳城陵矶后,大部分泥沙会随着干流去往下游,主要是长江从宜昌出来以后有几条分支泄洪通道又流向了洞庭湖,松滋河、虎渡河、藕池河这几条河流是洪峰时期泥沙非常大。洞庭湖从当年的云梦泽变为八百里洞庭,又由八百里变为现在的“洞庭河”主要原因是人为造成的,或许黄河淤积渤海湾短时间之内做不到,因为渤海湾毕竟是海洋,面积比较大且有水底洋流自我调节,但是洞庭湖不一样,洞庭湖本身水浅蓄水量不是很大,水源全都来自于周边水系,如果人类还是没有节制的开发两岸以及围湖造田,用不了多久洞庭湖就消失了。洞庭湖的泥沙治理远比黄河要简单的多,只要周边不再大肆破坏,不再围湖造田,保持水土不流失,洞庭湖还能继续存在,如果任其蔓延,几百年后洞庭湖会成为一个传说。好在目前洞庭湖水域在积极的开展退田还湖,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治理成效,相信科学治理的手段会让洞庭湖延续万年。如有不同看法,欢迎关注“地理有意思”留言探讨。
中国之最洞庭湖?
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洞庭湖北纳长江的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四口来水,南和西接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等小支流,由岳阳市城陵矶注入长江。洞庭湖古代曾号称“八百里洞庭”。
20世纪90年代末,据水利部门测算,有面积2579.2平方公里(一说2740平方公里)一般称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如果加上湘、资、沅、澧四水和“长江四口”1300多平方公里洪道面积(一说1.878万平方公里),两者合计,由有3879.2平方公里(或4040平方公里)。湖盆周长为803.2公里,总容积220亿立方米,其中天然湖泊容积178亿立方米,河道容积42亿立方米。
洞庭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调蓄湖泊,具强大蓄洪能力,曾使长江无数次的洪患化险为夷,江汉平原和武汉三镇得以安全渡汛。洞庭湖是历史上重要的战略要地、中国传统文化发源地,湖区名胜繁多,以岳阳楼为代表的历史胜迹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也是中国传统农业发祥地,是著名的鱼米之乡,是湖南省乃至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水产和养殖基地。
洞庭湖的名称由来?
由来: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岳阳楼下的洞庭湖是远古时代云梦泽的遗迹,它的湖面十分宽广,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虽然现在它的面积比以前已经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泊。 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洞庭湖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滨湖风光秀丽。
由来:洞庭湖之名,始于春秋时期,因湖中洞庭山(即今君山)而得名。 岳阳楼下的洞庭湖是远古时代云梦泽的遗迹,它的湖面十分宽广,自古就有“八百里洞庭”之说。虽然现在它的面积比以前已经小了一倍,但它仍是全国第二大淡水湖泊。 烟波浩淼、水天一色。洞庭湖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滨湖风光秀丽。
洞庭湖所属洲别。?
洞庭湖是属于长江流域湖泊,我国湖南省岳阳市。
1、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四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2、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
3、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洞庭湖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洞庭湖图片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