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明孝陵图片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6个相关介绍明孝陵图片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明孝陵开挖了吗?
明孝陵始建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永乐三年(1405年)才建成,明廷先后调用军工10万人,前后历时达25年。作为开国皇帝的陵墓,明孝陵地宫里肯定有无数奇珍异宝,为何历经600多年风风雨雨依旧保存完整
一、明孝陵距离南京市太近,盗墓者要盗掘地宫必须人多势众,这很容易暴露盗墓行径;二、1998年高科技物探结果,进入地宫墓道不符合常规设计。
明孝陵为什么没开发?
1、 陵寝建造的足够坚固
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明孝陵在建造时,不仅选择依山而建,同时在建造陵寝时更是动用了数十万的劳力,在耗费了30多年的时间里,才将这座规模庞大的皇家陵墓建造而成,并且该陵墓使用许多巨石,这些巨石通过人力曾曾堆砌,在经过特殊的工艺对其进行加固。所以,外面的人想要进入到陵寝之内,基本上是个不太可能的事情。
2、 墓地建筑规模浩大。
明孝陵的庞大规模,主要体现在皇陵的地表之上,而在这庞大的建筑之下,则是一个个的陪葬坑,朱元璋遗体存放的主墓室其实只占很小一部分,根据专家的探测,明孝陵地下面积约为4000平方米,盗墓贼想要在这么大的面积之内,准确的找到主墓室,其可能性会十分渺小。
3、 收到清朝的保护。
清朝入关并接替明朝统治中原,其正统性很大来自于替明朝皇帝崇祯报仇,所以,虽然明朝作为上一代王朝,和清朝皇室并未有什么瓜葛,但是为了其统治合法性,清朝对于明皇陵采取了保护的态度,并专门调派人手加以看管,那些窥伺皇陵宝物的人,自是不敢轻易冒犯了。
吸取了明定陵挖掘的教训。我国建国后一直实行保护为主的理念方针,不允许在技术不成熟,或者保存完好的大型古墓进行破坏式的发掘。因此挖掘明孝陵的建议没有被批准,再者,就算挖掘了也不一定能够肯定这里面就有朱元璋的遗骸。
明孝陵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至明永乐三年(1405年)建成,先后调用军工10万,历时达25年。承唐宋帝陵“依山为陵”旧制,又创方坟为圜丘新制。将人文与自然和谐统一,达到天人合一的完美高度,成为中国传统建筑艺术文化与环境美学相结合的优秀典范。
朱棣攻入南京后并没有急着登基,而是先去拜谒明孝陵,这是怎么回事?
明朝建立后,太祖朱元璋为了保障江山永固,便把儿子们分封到各地做藩王,并拨给他们大量军队,期望他们能起到捍卫皇室、消除内忧外患的效果。其中,皇四子朱棣被封为燕王,建藩国于北平(今北京),不仅手下兵马、良将众多,而且有多次参加征伐蒙古的经验,军事经验极为丰富,是朝廷最为依赖的藩王之一。
然而历史一再证明,封邦建国制(封建制)只适合夏、商、周三朝,在此之后的历朝历代均是祸乱的根源,西汉初年的“七国之乱”和西晋的“八王之乱”便是前车之鉴。所以等到朱元璋死后没多久,朱棣便打着“清君侧”的旗号造反,意在抢夺侄儿建文帝的皇位,史称“靖难之役”(1399-1402年)。
战事持续3年时间,起初建文帝占尽道义、军事优势,数次有将叔父消灭的机会,然而朱棣就像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总能在关键时刻摆脱危机、保存实力。等到朱棣吞并宁王朱权(朱元璋第十七子)的精悍部队后,便开始在战场上扭转劣势,一路上连战连捷,最终竟能渡过长江、进逼南京。朱棣进逼京师的消息传来后,建文帝惊慌失措,而“墙头草”们此时早已做好“改换门庭”的打算。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日,就在朱棣率军抵达南京城下的当天,负责守卫金川门的谷王朱橞(朱元璋第十九子)、曹国公李景隆(朱元璋甥孙,李文忠之子)未做任何的抵抗,便大开城门投降。京师沦陷后,建文帝纵火焚烧皇宫,然后冒充僧人出逃,此后再无下落(一说被烧死),历时3年的“靖难之役”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作为明朝唯一谋反成功的藩王,朱棣此刻的心情真可谓兴奋至极,所以等到入城后,他便驱马直奔皇宫,心里面想的全是赶紧坐一坐龙椅,过一把皇帝的瘾。然而就在朱棣行将达到皇宫之时,却在路上被一名小官拦住马头,“准”皇帝深感诧异,便问他是谁,为何要拦住自己的马头?经问询得知,此人是建文二年的榜眼、翰林编修杨荣,时年才31岁。
杨荣并没有直接回答朱棣第二个问题,而是向他反问到:“殿下此次入京,是先要拜谒太祖陵寝(明孝陵)呢?还是先即位呢?”杨荣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却像一盆冷水浇在朱棣的头上,立时让他清醒(“成祖初入京,荣迎谒马首曰:‘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成祖遽趣驾谒陵。”见《明史·卷一百四十八》)。
原来按照礼制,藩王登基之前需要先拜谒先帝的陵寝,以此来向国人表明他的帝位系继承先帝而来,并非名不正言不顺的篡位者。对于朱棣来讲,虽然皇位的确是从侄儿手中抢过来的,但为了不背负“篡位者”的骂名,他只能拼命地为自己粉饰,对外宣称自己才是朱元璋选定的接班人。正因如此,朱棣更应该在僭号称帝前首先拜谒孝陵,以此来证明自己得位合法。
然而朱棣进入南京后之一项举动,并不是拜谒孝陵,而是直奔皇宫而去,这岂不是自我否定,向天下人展示自己就是个篡位者吗?所以经过杨荣的提醒,朱棣马上便明白问题的严重性,于是赶紧对他说:“孤此次入京,自然是要先拜祭先帝陵寝,只是宫中失火让孤放心不下,所以才着急入宫探视究竟。想来有司已经扑灭火灾,那么孤就去拜陵吧。”说完,朱棣调转马头,直奔孝陵的方向而去。
就这样,在杨荣的提醒下,朱棣在拜祭完孝陵后,才进入皇宫,不久又在群臣的“拥戴”下,正式登基为帝,是为明成祖。由于朱棣按照礼制的规定登基,所以除了少数拒不承认其合法性的官员外(比如黄子澄、齐泰、方孝孺、铁铉等人),绝大部分臣民都默认了他篡位的事实,而帝国内部也没有发生过一起以质疑他合法性为旗号的叛乱。
正因为杨荣谏言有功,所以朱棣对他非常赏识,篡位没多久便把他选入文渊阁,与杨士荣、杨溥等人一起参决政务,并多次带着他北征蒙古。杨荣在成祖朝官至内阁首辅,在成祖驾崩后又历事仁宗、宣宗、英宗三朝,不仅继续担任首辅,还被进位为少师,官爵、名望均达人臣之极。因为拦住朱棣的马头问了句话,小官杨荣就此踏上仕途升迁的“快车道”,最终成为四朝宰相,人生堪称极度传奇。
史料来源:《明史》
名正言顺,才能掌控大明天下!
朱棣几万燕军,夺得的只不过是南京,在城陷之前,建文帝已经派出心腹大臣黄子澄、齐泰等人外出召集勤王之师,而朱棣绕过没有拿下的山东直驱京师,背后还有盛雍、铁铉诸部,尽管军事上大局已定,但如何号令天下,确实需要一个说法。
以朱棣的政治智慧,他不会傻到刚进京就急急忙忙登基,毕竟煮熟的鸭子还能飞了不成?在攻城之前,他便留足了时间给建文帝自裁,不然攻进去发现建文帝个大活人,原本“靖国难、清君侧”的幌子还怎么打下去?只不过建文帝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方才有了胡濙历时数十年的苦寻和千古疑团。
而选择拜谒明孝陵,便是要表明他发起靖难的合法性——《皇明祖训》“朝无正臣,内有奸逆,必举兵诛讨,以清君侧”。朱元璋才刚咽气不到四年,朱棣就起兵打到陵前,想干什么?无非告诉老爹,儿子起兵完全是按照你的训示,起兵诛杀挑拨叔侄关系的奸臣。同时,要知道朱元璋死时朱棣并没有能够前来吊唁,此番拜谒可谓忠孝两全。
最后,朱棣作为朱元璋(在世)更大的儿子,宗法继承仅次于皇孙朱允炆,南京城破,朱允炆已没有价值,即便他还活着,逮着无非做几年傀儡,适时就可以除掉,而到孝陵前正可以说明自己的继承名正言顺,正如他起兵时的宣言: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嫡子,帝国至亲。
因此朱棣入城更是干脆地宣称“”朕为高皇后嫡子”。有意地强调自己的嫡长子身份,并通过拜谒孝陵这一政治仪式,其实也是给全天下口是心非的读书人一个归附的借口,有了朱元璋这个新幌子,朱棣就可以发挥所长,号令天下,开启他的“永乐盛世”。
1398年五月初十,明太祖朱元璋驾崩,皇位按照原计划传给了皇太孙朱允炆。建文帝上台后,听信大臣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人的意见,大刀阔斧削除非法乱纪的藩王,一年之内削了五位,这些藩王都是自己的亲叔叔。老四叔燕王朱棣借机起兵造反,名义上是清君侧,实际上是抢班夺权。经过3年的战争,朱棣率大军顺利进入明初的京师南京城,侄子建文帝已然失败,自焚死亡。朱棣在第四天就登基做了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是明太祖朱元璋钦定的接班人,朱棣推翻了父皇朱元璋钦定的建文帝,登上皇帝后,朱棣对父皇朱元璋什么态度呢?
朱棣真是聪明人,他进入南京后,先是去祭拜朱元璋的陵墓,给大家宣示,自己是太祖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嫡子,父皇和母后都很喜欢我,父皇本来打算把皇位传给我的,因为小人使坏,才被朱允炆这小子接了班。朱棣知道,如果自己不是朱元璋的儿子,不可能赢得大家的同情和支持,朱元璋这面旗帜,是朱棣的根本、是朱棣的基础,基础不能丢,丢了基础,地动山摇。
从史料上看,一点都看不出,朱棣对父皇当年不传位给自己的不满,反而对大臣言必称皇考(朱元璋)怎么怎么样好,怎么样英明神武,几乎把皇考天天挂在嘴上,把皇考当成了口头禅,挡箭牌。朱棣对手下说,不能把建文时期的朝臣都看错是朱允炆的朝臣,绝大多数人都是皇考留下来的宝贵人才,大家放心,我会把皇考留给我的人才都用好,大家别担心这、担心那,安心做事,为朝廷效力,等等。
当上皇帝后的朱棣,俨然以合法继承人的形象出现在人们面前,不但对皇考朱元璋当初没有传位给自己有半点怨言,反而始终以皇考朱元璋为骄傲,让人觉得篡位的朱棣才是朱元璋的大孝子,比朱元璋钦定的合法继承人朱允炆还尊重、孝顺朱元璋。
这就是工作 *** ,朱棣的这一套迅速稳定了人心,也稳定了自己皇位。
明孝陵免票攻略?
根据我的背景知识,明孝陵实行免费政策的具体规定可能会根据不同的时间和情况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攻略:
免费时间:根据官方规定,每年的2月18日(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生日)和9月28日(明朝开国皇帝朱棣的生日)是明孝陵的免费开放日,游客可以在这两天免费参观。
免费对象:根据官方规定,身高1.2米以下的儿童、70周岁以上的老人和持有有效证件的残疾人可以免费参观明孝陵。
旺季避开:如果你不是以上免费对象之一,可以尽量避开旺季前往明孝陵,因为旺季时游客较多,可能需要排队等候,而非旺季时则相对较少。
提前预约:如果你需要购买门票,可以提前在官方网站或者其他渠道进行预约,以避免排队等候。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攻略仅供参考,具体情况可能会因时间、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如果你需要更加详细和准确的信息,建议前往官方网站或者咨询当地旅游机构。
➤儿童:6周岁(含)以下或身高1.4米(含)以下儿童【免费】。
➤老人:70周岁(含70周岁)以上老人凭有效身份证件【免费】;
60周岁(含)-69周岁(含)老人凭有效证件【半价】。
➤学生:1.4米(不含)以上的儿童,学生(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有效证件),年龄限制为6周岁(不含6周岁)-22周岁(含),需携带学生证至检票处查验证件,如冒用盗用,一律当无效票处理【半价】
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明孝陵是中国南京市的一座著名景点,享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以下是一些关于明孝陵免票攻略的常见 *** :
1. 免票时间:根据相关规定,部分景点会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提供免费入场或优惠票价,例如特定的节假日、纪念日或者每周的某个工作日。您可以事先查询明孝陵的官方网站或拨打咨询 *** ,了解免票时间的具体安排。
2. 免票对象:某些人群如老年人、军人、残疾人、学生等,可能享有免票或优惠票价的政策。如果您符合相关条件,带齐有效证件以便享受相应优惠。
3. 特殊活动:明孝陵有时会举办特殊的活动,比如推出限时的免费参观或打折门票等。您可以关注官方网站、公众号或其他媒体渠道的活动信息,以获取最新的免票或优惠信息。
请注意,免票政策可能随时变化,更好在您计划前往之前再次核实相关信息。此外,即使是免票或优惠,也需要遵守景区的规定和秩序,确保文明参观。祝您在明孝陵的游览愉快!
明孝陵景区在开园之前(6:30)以及闭园之后(3月至10月18:30、11月至次年2月18:00)可以免费进入。
此外,根据南京本地宝的信息,6周岁(含6周岁)以下或者身高1.4米(含1.4米)以下儿童免费入园,但需要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陪同。
十月有必要去明孝陵吗?
因人而异,想去什么时候都能去,我个人建议想去明孝陵的游客安排在11月中旬去更好,因为11月中旬去的话,那里的风景最漂亮,树叶基本上也都黄了,拍出来的照片效果很漂亮,南京明孝陵11月中旬的气温稍稍有一点点凉,带好自己的相机,去拍点美照吧
在明孝陵能玩多久,下午去,合适吗,晚上几点关门啊?
来得及的。您先参观总统府,看得细一点的话也就两三小时,主要是西花园、子超楼、东花园等。
之后出来乘游1(就在总统府门口,过马路就行,但车子少一点)或9路(要走到中山东路上,车子稍微多一点。)到四方城站下。之后顺序游明孝陵博物馆、四方城、石象路、明孝陵、梅花山。之所以最后游梅花山,是因为明孝陵那里晚上要关门,而梅花山是不关门的,晚上您想玩到啥时候都行。之后还从四方城出来,乘游1或9路返回。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明孝陵图片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明孝陵图片的6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