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仪征市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仪征市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仪征为什么叫仪征市?
西周时,吴封王孙公子仪于此,此地遂称为“仪”邑。
东汉后,“仪”邑南部淤成沙渚,先民称为白沙洲,后于洲上形成白沙镇。
东晋穆帝永和年间(345—356),长江主泓南移,北岸沙洲连陆,江都水断,朝廷遂向西开渠六十里至白沙镇,引江水到广陵城下,与中渎水相联,入江口称为“欧阳埭”。
隋大业元年(公元605年),炀帝征发淮南民工数十万,拓宽展直邗沟。沿河建了四十多座行宫,今仪征境有两座,一曰临江宫,一曰扬子宫。该段江面遂被称为扬子江。
唐高宗永淳元年(682年)于白沙镇置县,以县临扬子江,遂命县名为扬子县。
五代吴顺义四年(924年),吴王杨溥至白沙观舟师,镇海军节度使徐温自金陵来见,遂改白沙镇为迎銮镇。南唐升元元年(937年),中主李璟改扬子县为永贞县,谓南唐长享正命也!
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升迎銮镇为建安军。真宗大中祥符六年(1013年),于建安军铸玉皇、圣祖、太祖、太宗四座金像。铸成后,将金像迎入京城玉清昭应宫中供奉,因御容甚真,真宗皇帝很高兴,便下诏升建安军为真州。
天圣元年(1023年),仁宗皇帝继位,帝名赵祯,为避讳,永贞县又改回扬子县。这是仪征之一次犯了帝王的名讳而改名。
明朝建立,撤销真州及扬子县,将州县合并为仪真县。
清初沿袭明制,雍正元年,为避雍正帝胤禛的名讳,改仪真县为仪征县。这是仪征第二次犯了帝王的名讳而改名。
到了宣统元年(1909年),溥仪登基继位,仪征又一次犯了帝王名讳。两江总督端方在《奏为将仪征县名改称扬子县等事》折里说:“据江宁布政使樊增祥称,该县(仪征县)旧名扬子县,又名仪真县。雍正元年因避堂讳嫌,名改仪征县。现以上一字应避御名,并无可以恭代之字,应请仍复旧名,改为扬子县,所有该县印信并教、佐各员钤记均应改换另铸,容饬造呈模册分别咨部饬司更换……”。宣统元年(1909年)3月,仪征县遂又改称扬子县。辛亥革命成功后,又恢复为仪征县。
解放前前,今仪征市大仪、大巷、香沟一带一直属扬州甘泉/江都,为甘泉/江都飞地。解放后划归仪征县,设立大仪乡、杭集乡、双涧乡,属大仪区。
1986年,仪征撤县设市为仪征市。
仪征是哪个省的?
仪征隶属于江苏省扬州市。
仪征,江苏省辖县级市,由扬州市代管,古称真州,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县级城市。位于江苏省中西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顶端,总面积857平方千米。截至2017年,仪征辖9个镇、2个街道,另辖8个乡级单位。
仪征是什么地方?
仪征市,古称真州,江苏省县级市,由扬州市代管,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县级城市。位于江苏省中西部。
2022年,仪征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93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4.6%。其中:之一产业增加值24.51亿元,可比价增长3.0%;第二产业增加值525.85亿元,可比价增长5.8%;第三产业增加值452.57亿元,可比价增长3.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仪征是江苏省县级市。
由扬州市代管,古称真州,是南京都市圈成员县级城市。位于江苏省中西部,东连扬州,南与镇江、南京隔江相望,是南京、镇江、扬州三城之间的节点城市,全市总面积859平方公里,下辖9个镇、136个行政村,人口55.72万。[1]根据全国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仪征市常住人口为532571人,占扬州市的11.68%。
仪征位于江苏省中西部,地处长江三角洲的顶端,是宁、镇、扬“银三角”地区的几何中心,西接南京,东连扬州,南濒长江,与镇江隔江相望,北部与安徽省天长市接壤。地势总体呈北高南低之势,地貌多样,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北部、中部为缓岗丘陵区。 仪征市处于江淮之间,江淮分水岭横贯东西。全市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长江水系流域面积近700平方公里,淮河水系流域面积170多平方公里。全市环境状况良好,农村主要河流水质达地面水Ⅱ类标准,农村空气环境质量达优级。沿江圩区河流纵横,水源丰富,土地肥沃,宜粮宜蔬宜渔;丘陵地区野生物种丰富,自然植被较好,生态环境优越,宜林宜牧宜副。 这里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气候温暖,为发展农副业生产提供了很好的自然环境。沿江大片圩区土地肥沃,河网密布,历来是鱼米之乡;丘陵山区宜林宜牧宜副,发展多种经营前景诱人。 仪征矿产资源主要为玄武岩石料、型砂、砺石(球石、花彩石、雨花石)、泥碳、天然地下矿泉水、石油和地热。其中,雨花石产销量占全国前列,产品远销美国、日本、欧洲及东南亚地区。农业主产大米、小麦、油菜籽,特产菜鹅、果品、席草、水产养殖,“馋神风鹅”热销国内外。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仪征市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仪征市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