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汉中门的介绍
- 2、南京汉西门得建筑特色是什么
- 3、汉西门城墙地址在哪里?
- 4、石城门的介绍
- 5、汉中门汉中门历史
汉中门的介绍
汉中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城西,明代内城门石城门(汉西门)以北,城门现已不存,旧址现为交通枢纽。1933年前后,国民 *** 为改善首都交通,开辟汉中路,在介于明代城门清凉门与石城门(汉西门)之间的明城墙上开辟豁口,筑为西式牌坊城门,并将城门命名为汉中门。
汉中门282民国建筑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中路280-11号附近,靠近牌楼巷、陶李王巷、龙蟠里和柏果树。以下是关于该景点的介绍:汉中门282民国建筑,是一处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它原为民国时期国防部副官处少将杨一华的别墅故居,是一栋三层坡屋顶楼房,顶层有老虎窗采光,典型的民国建筑。
石城门,又称汉西门,为南京明城墙十三座内城门之一,位于民国时期增辟的汉中门以南,现位于南京汉中门广场内。坐东面西,旧时为南京城城防的锁钥,兵家必争之地。石城门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唐都城的大西门,明代改建后为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城门,由两道瓮城、三通城门组成,皆为拱券砌筑。
汉中门小区则位于南京一中的西部。这个小区靠近城市核心区域,生活氛围浓厚。其内部设施齐全,有大型超市、菜市场等生活设施,方便了居民的日常购物和生活需求。此外,汉中门小区的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许多居民可以在这里感受到南京的传统文化氛围。以上就是对南京一中周边小区的简要介绍。
南京汉西门得建筑特色是什么
后来,又在汉西门的北侧另辟一门,称为汉中门,石城门至瓮城城门呈中轴对称,是古代特有的东西轴线,历史文化氛围十分浓重。
后来,在汉西门北侧增开一门,称之为汉中门。石城门与瓮城的城门沿中轴线对称分布,体现了古代建筑中东西轴线的特色,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汉西门,南京明城墙的十三座内城门之一,历史上曾称为石城门。位于汉中门广场内,城门坐东面西,由两道瓮城和三通城门构成,门内即为汉西门大街。在南京城的古代防御体系中,汉西门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是兵家必争之地。
汉西门城墙地址在哪里?
1、汉西门城墙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虎踞南路汉中门广场附近。作为南京古城墙的一部分汉西门,汉西门城墙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南京乃至中国历史上的重要遗迹。汉西门城墙始建于明朝初年,是明城墙的西门之一,历史上曾经历过多次修缮和重建。如今,这段城墙依然屹立不倒,见证了南京城的沧桑变迁。
2、石城门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区汉中门广场(汉西门大街西),又称汉西门或旱西门,是南京明城墙的一部分,也是六朝时期石头城的南面的门。石城门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景点,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六朝时期,比明城墙还要早得多。它是南京历史最悠久的城堡之一,见证了南京的沧桑变化。
3、配套设施有仪凤书阁(仪凤门,位于仪凤门城楼内,书阁风格清静淡雅,书香古朴。不同于隐秘藏身于城墙肚里的城墙书吧,一座仿古建筑,高调地立在城门上,且不说阁外的景色格外迷人,阁内还架着一尊清代铁炮。
4、南京城不但地势险要,而且池深城阔。全城周长96里,全城共13门,东南西北按顺时针方向分别是:太平门、朝阳门、水西门、聚宝门、通济门、正阳门、汉西门、清凉门、定淮门、仪凤门、钟阜门、金川门、神策门。林凤祥与李开芳联合攻城。主攻方向是南门和北门,其汉西门他方向是骚扰性进攻。
石城门的介绍
1、石城门,又称汉西门,为南京明城墙十三座内城门之一,位于民国时期增辟的汉中门以南,现位于南京汉中门广场内。坐东面西,旧时为南京城城防的锁钥,兵家必争之地。石城门其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南唐都城的大西门,明代改建后为福船型(鱼腹型)内瓮城城门,由两道瓮城、三通城门组成,皆为拱券砌筑。
2、南京明代石城门瓮城,地近楚金陵邑城、六朝石头城。史载: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越之后,视这里山川形势不凡,有“王者都邑之气”,传说他铸造一对金人分别埋藏于钟山和幕府山下,以镇“山川灵异”。
3、石城门(今汉西门):石城门以坚固的石墙结构著称,是南京城的西门。 正阳门(今光华门):正阳门原为南京城的正西门,后因城市扩张而变为西南门。 通济门:通济门位于南京城东南部,是通往江南地区的要道。 太平门:太平门位于南京城东北部,历史上曾多次在战乱中发挥重要作用。
4、通过一座汉白条石砌成的御河桥便到了巍峨壮观的“潞蕃”石城门。进了大院,所有的建筑几乎全用青石垒成或雕琢而成。城门依次建有“棱恩门”、“棱恩殿”、“宝城”和地下墓城,四周是高大的青石围墙神秘而威严、细腻严谨,尽显皇家风范。特别是春天,这里的牡丹盛开,更是引来了络绎不绝的游人。
5、汉中门,为南京明城墙民国增辟城门之一,位于南京城西,明代内城门石城门(汉西门)以北,城门现已不存,旧址现为交通枢纽。1933年前后,国民 *** 为改善首都交通,开辟汉中路,在介于明代城门清凉门与石城门(汉西门)之间的明城墙上开辟豁口,筑为西式牌坊城门,并将城门命名为汉中门。
6、上山路线有几条选择,今天介绍的是大多数人经过的路线。从羊印村口出发,环绕村口验证指示牌直接经过羊印关隘遗址。说到这个遗址也是大有来头,在清朝末期,强盗土匪骚扰,羊印村民为了防御外来扰乱,全体村民肩挑人抬,用人力在村后鸡笼山脚,建造了这座长三十米,宽十米,高八米的石城门。
汉中门汉中门历史
1、南唐时期,汉中门作为六朝古都南京的历史悠久的城门之一,是现今南京明城墙中保存较为完好的瓮城之一。它是南京明城墙重点打造的十三大景区核心之一,体现了南京深厚的文化积淀。明代时,此处被称为石城门。
2、公元212年,孙权便下令在楚金陵邑的基础上加建石头城。筑城长7里100步,南开二门,北开一门,最南端之门名日石城门。公元1366年,明太祖朱元璋扩建金陵城,在此基础上加筑翁城,并沿袭东吴时故名,仍称石城门。1931年,民国 *** 在此北侧正对汉中门另辟一门,称汉中门。
3、汉中门广场位于南京汉中路与虎踞路的交汇点,位于明代石城门瓮城处,其历史脉络清晰,从五代杨吴天佑十二年所建的金陵府城大西门,到南唐建都后成为江宁府城的大西门,直至宋、元时期,历史的变迁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4、早在杨吴天佑十二年(915年)建造金陵府城时,位于城西的这座城门已具雏形,那时名为大西门。经南唐的改扩建,再历时宋元,4个朝代、400余年的承上启下,至朱元璋建明城墙时已具规模查阅《南唐江宁府图》、《宋建康府图》和《元集庆路图》,这400余年间只是名称略有改动,大西门演变成了西门。
5、汉中门,这座曾为南京古城墙的城门,现仅以地名存在,城门的实体早已不复存在。它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30年代,见证了南京古城墙的变迁。与汉中门相距不远,明代开辟的石城门(俗称旱西门或汉西门)也显赫一时。
6、汉中门始建于南唐,是六朝古都南京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城门,是南京保存相对完好的瓮城之一,是南京明城墙重点打造的13大景区核心,是南京丰厚文化积淀的一个缩影。至于为什么叫汉中门,我来告诉你!明代这里称为石城门。
汉西门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汉西门城墙、汉西门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