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七星岩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七星岩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七星岩名字的来历是什么?为何叫七星岩?
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七星岩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 *** 元帅于一九 *** 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七绝一首:“惜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于一地,自古以来就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岗”,可供观赏之景点达80余处。天柱岩更高,海拔117米;龙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峒古庙最古,洞中有庙。
肇庆市委、市 *** 于一九九七年底先后投资1500万元,在七星岩景区内的六个小岛、七座山岩,八公里长的湖堤上安装了环湖园林路灯560盏、1000瓦的射灯、彩色泛光灯250盏及3000米的彩虹管,运用目前更先进的第三代光源的变化多姿。以不同的颜色交错投射到景物上,勾划出七星岩景区内神秘幽雅的堤岸、小桥,花木,岩山与湖水交相辉映,使夜幕下的七星岩更加绚丽多彩;同时开辟了星湖夜游项日,为广大市民和游客在夜色中游湖观光提供了一个美丽的环境,再造出“第二星湖”。
据我所知,您说的七星岩有两个,一个是在广东肇庆市端州区七星路1日号,另一个在广西的桂林市,两个七星岩的相同点都是因山而得名。广东肇庆七星岩门票78元,学生老人半价,开放时间上午7:30~下午17:30,气候年平均气温20度左右,确实是个避暑游览胜地。七星岩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就有文字记载,唐朝书法家李邕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的石壁上。七星岩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而且排列如天上北斗七星而得名。
话说女娲补天差12块灵石,玉皇大帝便把自己腰上的12只宝石变成12只绵羊,差大臣去送给女娲,大臣问,送到哪儿呢?“一直向东,鸡啼即停。”这话被西江边的一个渔夫听到了,夜晚,他见天空飘过来了12朵云彩,便学鸡叫,7只绵羊跑了下来,形成了七星岩,另外5只向东落下了座五羊城——这就是广州之所以称之为“羊城”的由来吧。还有一种说法是有七位仙女下来凡间游玩,因为王母叫她们回去。仙女们不想回去,七位仙女在凡间过了多年化成了七座山。就是七星岩
广东肇庆七星岩有七岩八岩五洞六岗,洞穴奇异,有七座石灰岩山峰像北斗一样,所以叫七星岩,有南北两排,南边是阆lang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仙掌岩等,阿坡岩单独在北边,两排之间山上有波海楼还有旅社
七星岩,我看楼主在广州,问的应该就是广东肇庆的七星岩,而不是广西桂林的七星岩。据清代、民国的《高要县志》,近代《七星岩志》等史料记载,至少从唐初以来,七星岩的传说多达30多则,其中流传较广的是“神人驱石”、阆风岩含珠洞的刘三妹石人化身、玉屏岩仙人脚印、叮咚井、石室岩马蹄碑等。
传说归传说,但从现在来看,七星岩的来历还是和它自身地质地貌有关,由于地处热带,石灰岩易于溶蚀,从而发育成地下洞、钟乳石、石笋、岩洞、石芽、石柱、石林等,使七星岩的景色更加绚丽、奇特、雄伟,有着浓郁的南国韵味和情调。景区主要包括了星湖和七座岩,分别是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和阿坡岩。峰岩陡立峻峭,妖娆多姿,好像点缀在天空中的北斗七星,故称七星岩。
七星岩湖光山色,美不胜收,享有“岭南之一奇观”、 “人间仙景”之美誉。因此,有时间大家不妨也去走走,体验下大自然的秀美。
七星岩是如何形成的?
七星岩在大约100多万年前原是一个三层的地下河道,后来上层崩塌;中层因地壳变动上升成为现在游览的干洞;下层现仍是一条地下河,出口在普陀山西北侧栖霞寺听月亭下方,就叫做豆芽岩。
七星岩是一种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它是由长期的地质作用和水的侵蚀作用形成的。
具体来说,七星岩的形成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
1. 喀斯特地质背景:七星岩地区位于喀斯特地貌区域,这里的地质构造主要由石灰岩、石膏和其他可溶性岩石组成。这些岩石容易被水侵蚀和溶解。
2. 岩溶作用:在长时间的地质作用下,地下水和雨水渗透到石灰岩中,通过溶解作用逐渐侵蚀岩石内部的裂隙和孔洞。这个过程被称为岩溶作用。
3. 溶蚀和侵蚀:随着时间的推移,岩溶作用使得石灰岩表面的溶蚀和侵蚀加剧。水流和地下水侵蚀石灰岩,形成洞穴、通道和裂隙等地下空间。
4. 岩层塌陷:由于石灰岩内部的溶蚀和侵蚀,岩层逐渐变薄和不稳定。当岩层无法支撑时,会发生塌陷,形成地表下陷的现象。
5. 地表塌陷:地表下陷会导致地表的塌陷和崩塌,形成了七星岩这样的地表景观。塌陷后,原本地下的洞穴和通道暴露在地表上,形成了七星岩的七座山峰。
总的来说,七星岩的形成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包括岩溶作用、溶蚀和侵蚀、岩层塌陷和地表塌陷等多个环节。这些地质过程相互作用,最终形成了七星岩这一独特的地貌景观。
七星岩有什么历史?
七星岩的由来,和七星公园密不可分。
七星公园位于漓江东岸,距市中心1.5公里,面积137.4公顷,因有七星山而得名,是桂林更大的以岩洞为中心的综合性公园。七星山七峰并峙,宛如北斗七星座;北四峰象斗魁,称普陀山,南三峰象斗柄,称月牙山,山多溶洞,著名的七星岩就在普陀山腹,岩洞雄奇深邃,洞中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千姿百态、蔚为状观。一千多年前的隋唐时代,七星岩就成为浏览胜地。历史上形成了“北斗七星”、“栖霞真境”、“月牙虹影”、“驼峰赤霞”、“龙隐奇迹”等名胜。摩崖碑碣有500多件,为山水增添了历史文化的光彩。
七星岩古时称栖霞洞,在七星公园内普陀山腹,原来是一段地下河,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由地下河形成的岩洞一般有两种地形;一是“岩洞的侵蚀地形”,如洞内的“银河鹊桥”景点,就是一个巨大的穹形厅堂,宛如天空;二是“岩洞的堆积地形”,由石钟乳、石笋、石柱等次生沉积物组成,具有各种形态,千奇百怪。今依民间习惯称呼,又据岩内明代桂林画家张文熙所题“之一洞天”之义,定名为“七星洞天”。
知道为什么叫七星岩了吧
七星岩的由来?
七星岩位于肇庆市区北约4公里处。七星岩原是由西江古河道形成的沥湖,主体由阆风岩、玉屏岩、石室岩、天柱岩、蟾蜍岩、仙掌岩、阿坡岩七座石灰岩山峰组成,排列如北斗七星般撒落在碧波如镜的近600公顷湖面上,20多公里长的林荫湖堤,如绿色带飘般把仙女湖、中心湖、波海湖、青莲湖和里湖连结在一起,湖光山色,绰约多姿。
七星岩历史悠久,早在晋代已有文字记载。唐朝文章家、书法家李邕(北海)曾慕名来游,写下了著名的《端州石室记》,镌刻在石室洞口石壁上。 *** 元帅于一九 *** 年四月游览七星岩期间曾写七绝一首:“惜得西湖水一圜,更移阳朔七堆山;堤边添上丝丝柳,画幅长留天地间。
”七星岩旖旎多姿,集“桂林之同,杭州之水”于一地,自古以来就有“峰险、石异、洞奇、庙古”之说,重点游览区有“七岩、八洞、五湖、六岗”,可供观赏之景点达80余处。天柱岩更高,海拔117米;龙岩洞最奇,洞中有洞,有“千年诗廊”之美誉;石峒古庙最古,洞中有庙。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七星岩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七星岩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发表评论